門牌號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牌子,卻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象征。門牌號如果缺牌斷碼,必然會給市民生活帶來一些不便。連日來,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在呼和浩特市區走訪調查發現,本應給人們帶來方便的門牌號、樓房號、單元號,如今卻成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。
中山路缺牌斷碼
回民區中山路一直被稱為呼和浩特市商業第一街,維多利、民族、天元、王府井、海亮等眾多商廈云集于此,一年四季人流涌動。因此,中山路也一直是呼和浩特市管理最嚴格的一條街。幾天前,記者在中山西路路南先由西向東尋找門牌號,經過一番認真仔細的查找,首先在青城公園北門東側的一家店鋪門口看到了一塊藍色門牌,門牌上寫有鮮明的大字“中山西路22-1”號,再往東的3家店鋪門牌號分別為中山西路22-2、中山西路22-3、中山西路22-4。原來,這4家店鋪共享22號這個門牌。記者繼續向東尋找,卻始終沒有找到23、24、25、26或者21、20、19、18等能夠與22號相連接的號碼。
隨后,記者又掉頭在中山西路路北由東向西尋找,一直走到中山西路最西頭,只在假日酒店門口發現了“中山西路33”號門牌,這個黃色門牌比路南的藍色門牌大了很多。
中山西路“古董級別”的22號門牌
當日,記者又先后在新華大街、通道路、錫林郭勒路、呼倫貝爾路、鄂爾多斯大街等路段進行了一番尋找,發現這些路段上偶爾會有一個門牌號,而且各個門牌號的號碼沒有連續性。多名接受記者采訪的市民表示,現在能看到的這些零星的門牌號,大多是許多年前安裝的,近年來好像就沒人管了。門牌號大量斷碼缺失,如今這些零星殘留的門牌已成為“古董級別”。
城區里大多地方沒有門牌號
老城區這些零星殘留下來的門牌,至少能證明這里曾經安裝過門牌號。 記者又走進賽罕區、新城區、金川開發區和如意開發區的大街小巷,發現很多單位都沒有門牌號。
采訪中,許多市民均表示,經常面臨無法說清自己所在單位或者住處具體地點的尷尬。因為沒有門牌號,呼和浩特市一些臨街商鋪在標注地址時,也只能用“某某路中段”、“某某北側100米左轉再右轉”等比較模糊的表述。一位李姓市民說:“以前沒感覺到一塊小小的門牌號對一個城市有多大作用,后來因為經常有人來找我,或者收發一些郵件什么的,才感覺到沒有門牌號還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?!?/p>
市民一旦遇到意外或緊急情況,通常會撥打110求救。這樣的求救往往十萬火急,分秒之差關乎人命。多位民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對于呼和浩特市門牌號的混亂狀態也深表無奈。一位民警告訴記者,經常有市民遇到緊急情況撥打110求救,可是因為沒有具體門牌號,報警人越著急,越是說不清楚準確地點。
不僅是公安民警,120急救中心在急救過程中,因為急救地點沒有門牌號或是門牌號混亂,也沒少跑冤枉路。因此帶來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費尚在其次,關鍵是這種情況有時會延誤搶救時間,危及病人生命。正因如此,消防、120、公安部門近年來曾多次通過媒體呼吁有關部門盡快整頓門牌號。
很多小區樓房號單元號缺失
采訪中記者發現,呼和浩特市絕大多數居民小區門口都沒有門牌號,有的居民小區由于缺乏有效管理,連個名稱都沒有,還有的居民小區名稱重復。一位送餐小哥告訴記者,很多小區不僅樓房沒有標注明顯的序列號,連單元號也沒有,經常進了小區之后急得團團轉。
電科院小區的樓房沒有單元號
記者在錫林南路采訪時看到,有一處舊小區大門口不僅沒有門牌號,連小區名字也沒有,小區內多棟樓房既沒有標注樓房號,也沒有標注單元號。記者詢問了好幾個人才得知,該小區叫電科院小區,有些居民也稱其為電力小區。由于不遠處還有個叫電力家園的小區,致使很多不熟悉情況的人經常走錯小區。
記者連日來走訪了多個居民小區,發現很多小區不僅尋找樓房號困難,而且許多棟樓沒有標注單元號。一位快遞小哥說:“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了樓房號,卻又找不到哪個單元了。為了下次不耽誤時間,我們找到沒有標注單元號的樓房后,經常自己用記號筆在墻上胡亂涂上個單元號?!?/p>
中國電信呼和浩特分公司在一小區內安裝的單元號牌
對于小區樓房號和單元號缺失混亂的情況,有商家還看到了商機。中國電信呼和浩特分公司就專門制做了一批藍色單元號牌,安裝在一些小區所有樓房的單元門口。每塊藍色單元號牌上不僅標注了單元號,還注明了樓房號。中國電信呼和浩特分公司的這一做法,受到很多居民和送餐小哥的稱贊。
應該像管理車牌號一樣嚴管門牌號
其實,早在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《內蒙古自治區門牌、樓牌管理暫行辦法》,對門牌號的管理已經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規范。該辦法有幾條規定如下:
第3條:門牌、樓牌的設置,必須以地名主管部門頒布的標準地名為依據,符合規劃,編排合理,整齊美觀,方便群眾,便于管理。
第5條:門牌、樓牌應按統一規格、式樣和材料制作。(一)門牌、樓牌均采用仿宋體字,少數民族聚居比較集中的地區,必須用蒙漢兩種文字。(二)門牌分大小兩種,均為長方形,紅底白字白邊。
第7條:規劃新建區內的新建房屋,參照規劃方案編號,在空地或待拆遷的舊房地段,酌留空號備用,待新房建成后補編,規劃新建區以外的街路巷或規劃新建區范圍內舊房翻新、擴建或改建的,沿用原號。
第16條:門牌、樓牌是公益設施,受法律保護。除主管部門外,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變更或移動。損壞門牌、樓牌的,要負責賠償。私自設置、變更、移動、毀壞、盜竊門牌、樓牌號,由公安機關依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》予以處罰。
2月16日,內蒙古法砥律師事務所律師米奇在接受記者釆訪時表示,《內蒙古自治區門牌、樓牌管理暫行辦法》雖然對門牌管理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范,但總體看來缺乏剛性,應該像管理車牌號那樣嚴管門牌號,如果某一個單位或商鋪沒有門牌號,就好比沒有車牌號的汽車上了路,負責管理門牌號的部門就應該像交警執法那樣進行嚴格管理,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門牌號混亂的現象。(文·攝影/北方新報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張弓長)